教工之家
党团工作
王兰庄中心小学开展...
让党的历史在王兰庄...
从百年历史看党的初...
王兰庄小学学习党史...
工会活动
王兰庄中心小学工会...
王兰庄中心小学“迎...
王兰庄中心小学考勤...
全体教职工会暨考勤...
学生园地
特色文化
小型体育比赛——软式障碍接力...
王兰庄小学 第七届“兰奕杯”...
网址链接
天津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未来网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天津电化教育馆
内容显示页
 您所在的位置: 教学资源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二十多年
时间: 2011-01-06 来源:200910091540400258



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从1959年开始,奥地利广播公司通过卫星向世界各地传送音乐会的节目,可以说从那时候起,电视这种现代化传播手段的加入就使得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全人类的一件文化盛事,同时也更加丰富了新年音乐会的内容,使它更加多姿多彩。

电视现代化的转播速度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走向世界。为了使只能容纳千余人的“金色大厅”内音乐演出声像俱佳,奥地利的电视专家和世界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

如今,随着卫星电视技术的普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经通过欧广联的电视卫星信号向全球播放,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文化盛事了。观看和收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观众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信每年新年的这一天也是世界各地电视、广播工作者最为忙碌的日子。


1987年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引进音乐会的录像实况。该音乐会的节目经过编辑,在当年春天播出,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在1987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当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指挥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这首乐曲响起时,在场的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于是就出现了这个艺术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程序。

从1989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用卫星同步直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盛况。当年担任指挥的是奥地利指挥大师卡洛斯.克莱伯先生。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悠扬地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指挥家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向现场听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从此,以后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项内容,在《蓝色多瑙河》的乐曲奏响之前,指挥家都要转身向在场的听众和电视观众致辞,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1990年,中央电视台因故没有转播该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次音乐会的指挥是祖宾.梅塔。这也是转播二十年里惟一没有连续转播的一次。

1994年底,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派摄制组赴维也纳,转播和报道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盛况。在彩排期间,我摄制组首次与指挥家祖宾.梅塔对话,并制作了二十分钟的专题节目,在音乐会中场休息时播放。奥地利广播公司特别为我摄制组安排了编辑机房,从而保证节目的顺利制作和播出。我摄制组在维也纳协调卫星线路和信号,及时解决传送问题,保证了音乐会的播出质量。从此,每年元旦期间我台都派转播小组赴维也纳工作,这已经成为惯例。

在1996年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被称为“语言天才”的指挥家马泽尔先生向我转播小组的同事学习用中文说“新年好”,在音乐会中用十几种语言组合成的长长的新年祝词中加上了中文的“新年好”,,引发出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马泽尔先生的新年祝词伴随着电视转播发送到全世界,他的中文问候语也传到了中国。《人民日报》在1月2日的头版还发表了社论,对中文第一次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回响感到自豪和欣慰,指出也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

在2000年,考虑到多年来我国观众对该音乐会的喜爱程度,又喜逢千禧年第一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在北京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开始、中场和结尾设立评论席。2000年年讨论的主题为“深入发展的中奥音乐文化交流”,通过主持人与嘉宾在演播室的谈话方式将这一主题自然展开,具体对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和我国中央民族乐团访奥两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进行分析。从此,这种形式得以保留下来,每年的谈话内容都围绕一定的主题,与音乐会同步进行。

 选自: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