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显示页 |
您所在的位置:
教学资源 |
|
融洽的课堂环境—师生共同发展的舞台 |
时间:
2010-09-09 |
来源:200910091540400258 |
|
|
|
二十世纪是科技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新世纪。要想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现代化人才就必须落脚在课程改革上。目前新课程在我市已全面实施。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师生交往的方式,共同营造新的课堂环境。
“闪烁的烟花”一课,这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绘制烟花。一上课我先用谈话的形式跟学生们聊自己喜欢的节日,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国庆节,就国庆节的美丽引出夜晚闪烁的烟花 。然后学生一边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边欣赏大屏幕中各种漂亮烟花,感受烟花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在了解了烟花的造型和色彩之后,我问学生:“你喜欢用什麽方法来表现烟花呢?”学生有的说:“我想用绘画的方法画出美丽的烟花,因为我喜欢油画棒那美丽的颜色。”有的学生说:“我用彩色纸粘贴烟花,我认为剪出的烟花最美丽。”这时我再启发学生:“根据烟花的外形特点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闪烁的烟花?”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出的答案五花八门:“用漂亮的毛线粘出美丽的烟花。”“用橡皮泥捏出形后贴出闪烁的烟花。”“因为瓜子的外形很像烟花的花瓣因此可以用瓜子皮贴出闪烁烟花。”“我认为可以用树叶、花瓣贴出闪烁的烟花。”“我觉得小食品的包装袋亮晶晶的更适合作闪烁的烟花。”“我觉得火柴棒更像烟花的花柱、火柴棒上的圆点正好是烟花闪出的花。”学生的艺术潜在本能被充分调动了出来,创造的热情非常高涨。这时我说:“同学们想不想跟你的伙伴合作完成作品?”同学们异口同声:“想……”于是同学们很快合成小组,通过他们的双手,天马行空的思维,尽情地把玩耍导向创造。最后的作品展示效果非常好,同学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自信的微笑,我也被这种氛围感染着……
和谐、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彼此开放自己的心灵。而我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也经常有“惊喜。”经常被“难住。”课下我经常会陷入沉思:到底是我在教学生,还是学生在教我?每节课下来我都会从学生身上有所收获。学生在这种平等的学习气氛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我觉得课堂上教师和同学的关系应该像好朋友在探讨问题一样。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师爱上。因此,教师应以深厚博大的师爱,形成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曾谈到:“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为此,教师应做到真诚地关心、鼓励和帮助学生,理解和宽容作为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的稚拙之处,任何时候都不失去对其信心和放弃对其的努力,而且,这种爱应辐射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教师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让学生体味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从而在学习活动中与教师达成一种默契,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成功进行。
一年级“漂亮的大鱼”,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课上学生先欣赏海底各种鱼游动的资料,观察不同鱼的外形和色彩特征。然后让同学们分析鱼的结构,可以把鱼概括成几部分?(身体和尾巴两部分)“我们可以用什麽形画鱼,可以把鱼画成什麽形?”同学们争着说自己的想法:“椭圆形的身体,扇形的尾巴。”“三角形的身体,小三角形的尾巴。”“正方形的身体,三角形的尾巴。”“长方形的身体,三角形的尾巴。”“圆形的身体,花瓣形的尾巴。”“半圆形的身体加上蝌蚪的尾巴。”这时我及时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再问:“同学们有什麽好办法让你的鱼变得更漂亮,跟别人的不一样?”同学们经过思考说:“我画的鱼身上的颜色跟彩虹一样,叫‘彩虹鱼’。”“我的鱼身上长着一粒粒美丽珍珠叫‘珍珠鱼’。”“我画的鱼长着鸭子嘴叫‘鸭嘴鱼’。”“我的鱼长着凤凰尾巴叫‘凤尾鱼’。”“我画的鱼身上的花纹像菠萝一样叫‘菠萝鱼’。”“我的鱼头顶有美丽的鸡冠子叫‘鸡冠鱼’。”“我画的鱼会吐美丽的泡泡叫‘吐泡泡鱼’。”还有“孔雀鱼”等等。这节课同学们的绘画作品都非常成功,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同学,即使是平时绘画表现能力很弱的同学,我都会找到其作品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最后我把全班所有同学的作业贴在一张大纸上,同学们还给作品起了名字“海底世界”,装饰在教室的墙上。
在美术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老师和学生要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要及时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尊重儿童的本能,尊重他们似乎荒唐的梦想,尊重儿童独特的个性,尊重儿童独特的感受,尊重儿童反映自己发展特点的创造。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使我感到惊奇,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我不得不佩服。正是学生的这种表现,给了我不断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只有这样我才能有资格做学生的老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