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显示页 |
您所在的位置:
安全健康教育 |
|
教师心理压力的因素与自我减压的方法 |
时间:
2010-08-10 |
来源:200910091540400258 |
|
|
|
学校是一个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心理健康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又是教师敬业爱岗的必要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为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各界的重视与关注。
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自身职业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七大因素。即:
第一个因素是社会因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社会都关注着教师,教师的工作处于全社会的焦点。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有人提出:“课改成是老师,败也是老师。”这给我们教师背上沉重的精神压力。同时社会与家长对老师要求逐渐提高,也给老师增加心理负担。
第二个因素是环境因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出国热潮,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导致部分教师拜金主义的滋长。教师工作的清苦、生活的清贫与其他行业高收入群体形成鲜明反差时,就不可避免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极度的不平衡心理。
第三个因素是教育政策因素。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如全面采取教师聘任制、教师末位淘汰制、职称方面的竞聘上岗等。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地方。学校内部竞争激烈,教师之间勾心斗角加剧,矛盾激化,难免也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
第四个因素是学校管理因素。由于学校管理的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研究、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阅读、作文、美术、写字、自然、思品、实践活动、班队会等均要有教案。项项老师都要问津,件件都要求教师有书面文字,加上教案书写,教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评、惩罚也会接踵而来。试想这样当教师精神上怎能疲惫不堪?大部分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个小时。
第五个因素是学生因素。当前,学生素质普遍偏高,学习渠道多样化,知识面较广,教师难教,甚至有的学生敢跟老师说“不”。另外,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不合群、家长过多的呵护和娇惯,给教师教育与管理造成困难,教师经常受到冤枉与委屈。
第六个因素是媒体因素。近年来,有些媒体盯住教师一些失误,过于炒作,惟恐学校不乱。不去理解教师所做工作以及教师的心理伤害,出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偏向学生的一方,造成“老师怕学生、不敢管和不敢教”的现象,给教师带来严重心灵伤害。
第七个因素是教师自身的因素。这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师职业的特性也使得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其工作的重复性、单一性、枯燥性是客观存在的,加之教师考核,竞聘上岗的巨大压力令教师身心疲惫。另外,面对新形势,面对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教师普遍感到困惑茫然,感到不适应,跟不上,要教好书,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因此,教师身上责任重大,压力重大。
二、教师应学会自我减压
作为一名教师,工作中必然还会碰到许多挫折和压力,通过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要学会了自我减压。每当压力和挫折降临时,我们应唤起自我教育的意识,采用以下途径来自我减压。
一是合理宣泄。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只要把自己的烦恼跟好朋友倾诉,而烦恼就会减少一半,不会让它郁积在心中,使自己处在一种郁闷的情绪里。如果一时找不到合理的宣泄对象,学会记日记,把自己的烦恼一股脑儿地诉诸文字。有时还可以转移注意的目标,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原来的挫折,感觉就会截然不同了。人总会有点情绪化,有时遇到困难会情绪低落。但是我们有意识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切都会成为历史,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实在挺不过去了,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寻找好友指点与帮助,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
二是学会放弃。有的教师好胜,这样会自寻烦恼。为了有个好心情,我们应劝自己,不要太苛求,给自己降低标准,凡事做到尽力就好了,这次不行下次再努力,做一个既有责任心而又不激进的人,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为今后的成功付出更大的努力。
三是自我放松。我们应多搞一些课余活动,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同时在活动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四是自我加压。在自我减压的同时,我们年轻教师还应该自我加压。保持一种放松的心境固然不错,但是如果缺乏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放松而慵懒的状态当中,很有可能又会因无聊而茫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样又会出现新的心理问题。所以年轻教师应适当给自己加一些压力,争取在教学与科研上作出些成绩等。
五是借助网络。我们教师最好办法,拿起笔来叙述学校社会一些不良现象、不公正的行为,在网络上建立博客进行“宣泄”,展示学校管理中弊端,倾诉自己心中“怨气”,提供给网友进行探讨,恳求网络进行帮助,从而达到放松自我的目的。
中国教师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