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显示页 |
您所在的位置:
安全健康教育 |
|
不要迷恋辣 越吃越上瘾 |
|
|
这两年,大街小巷的川菜、湘菜、云贵菜馆遍地开花,水煮鱼、香辣蟹、麻辣锅、毛血旺……红彤彤的辣菜经常为人们外出就餐所必点。偏辣口味的南方菜甚至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北方菜馆,一些北方家常菜饭馆也常以辣吸引人,“这样的菜比较好卖”,服务员如是说。尤其一些年轻人还喜欢“飙辣”,没有辣椒、辣酱就觉得饭菜不香,几乎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天津营养质控中心委员、天津中医一附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副主任医师对此表示,辣椒味道独特、营养丰富,适当进食有助发挥其开胃、促汗、散寒、解郁等功效,但若不针对个人体质及病症盲目满足口腹之欲,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可能适得其反、有损身体健康。
健康提示
人在北方应少食辣 适当吃辣开胃驱寒 盲目吃辣容易伤身 吃辣最好选在中午 吃辣后别喝冰饮料
吃辣“上瘾”辣素“作祟”
“有时吃饭不香,若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辣酱,马上就感到胃口大开、食欲大增,吃得多不说,还总是意犹未尽,就像上瘾一样,想下顿还吃。”当记者随机调查中问到“为什么这么喜欢吃辣”时,天津大学生小伟的这番话代表了相当多“嗜辣一族”的看法。
李艳玲解释说,这是因为当辣椒的辣味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机体的神经系统会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增快而加倍“工作”;同时兴奋性的刺激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再吃下去,大脑又会以为有痛苦袭来,于是释放出更多的内啡肽。持续不断释放出的内啡肽会使人感到轻松兴奋、产生吃辣后的快感,加之食用辣椒时唾液、胃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加速,有此经历后人在食欲不振时就容易产生想吃辣椒的念头,便形成了所谓的“吃辣上瘾”。此外,吃辣椒上瘾的另一个因素是辣椒素的作用。当味觉感觉细胞接触到辣椒素后会更敏感,从而更能感觉食物的美味,这也就是所谓的“辣能开胃”。
家在北方为何少吃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根据当地地域环境选择菜品的口味才是科学饮食。”李艳玲指出,在我国,吃辣较多的是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区,受气候影响这些地区较为湿寒,中医认为辣椒味辛、性大热,有较强的发散、行气、活血等功用,吃辛辣食物可以御寒去风湿,又辣而不燥,很适宜当地人。而且这些地方的人多以米饭为主食,以适度辣味佐餐或作调料很能开胃下饭、刺激食欲,并利于食物消化吸收。
但北方气候干燥,人体质上燥火较重,若吃辣太多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上火、皮肤过敏等问题。即便是南方人,若长期在北方生活,也会因北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体质逐渐发生转变,因而吃辣的习惯也应随之改变。
有不少人吃水煮鱼、香辣虾或麻辣火锅当时大呼“痛快”,之后便觉得肠胃很不舒服。李艳玲提醒说,适当吃些辛辣食物能促进气血循环,但过多的辣椒素会剧烈刺激口腔、胃肠黏膜,使其高度充血;可使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泻等症状,并使肛门烧灼刺痛,诱发胃肠道疾病、导致痔疮出血等,因此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等患者不宜吃辣。而燥热、湿热、多汗等热性体质者也不宜常吃辛辣食物,否则如同“火上浇油”会加剧热气燥火、口干舌燥、面红耳赤等不适症状。辣味食物可刺激食欲、味道过于厚重,这对需控盐限油的心脑血管病、肥胖等患者十分不利,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不可一次大量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因过辣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诱发急性心梗等严重后果。所以,她建议吃辣应因人、因地、因病而择食享用,并从营养学角度提倡饮食清淡,保持食物本身的味道。
喝冰饮料解不了辣
吃着烫烫的麻辣火锅,喝着冰凉爽口的饮料,许多人表示这“甭提有多过瘾了!”然而,天津各大医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不少人便是因将辣食与冰饮料这样“搭伴”吃造成的。
“很多人以为吃辣的时候喝点凉水或冰饮料就可以解辣,其实不然。”李艳玲解释说,水和饮料只能缓冲辣味对舌尖神经的刺激,并不能中和辣椒素,因此也不能减轻辣椒素对人体神经系统和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和伤害。吃辣再喝冰饮料,胃肠道黏膜先后受到辛辣食物和冰饮的双重极端刺激,很容易诱发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疾病,饮食不规律的上班族及胃炎等患者尤应注意。
科学吃辣享口福又不伤身
“其实在吃辣时控制好尺度、讲究些配搭,也可以既饱口福又不伤身。”李艳玲说,辣味食物最好放在中午吃。这是因为早晨进食较少,若吃辣则可突出体现辣味素作用、对胃肠道刺激较重;晚上7点以后人消化速度降低,胃壁细胞防御能力也较白天减弱,若吃辣会加重刺激胃黏膜、产生不适或诱发疾病。而中午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较旺盛,午餐也较丰富,可适当吃些辣味。吃辣以微微出汗为佳,秋季最不适合吃辣,体质不宜吃辣者最多一周吃一次。
她建议,辣椒性温热,吃时最好配些凉性食物以起到平衡作用,如鸭肉、瘦肉、苦瓜、丝瓜、黄瓜、芹菜、百合等,可清热降燥;或山楂、石榴、柚子、柑橘、苹果、梨、香蕉等含有鞣酸、有机酸、纤维素的水果,可增加消化液分泌、助滋阴润燥。外出就餐也可点些绿豆汤、菊花茶或凉性水果榨成的鲜果汁、牛奶等佐餐,也可很好缓解辣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