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显示页 |
您所在的位置:
教学动态 |
|
王兰庄中心小学2010年度下半年教务工作要点 |
时间:
2010-10-15 |
来源:200910091540400258 |
|
|
|
根据区教育局教育科和区教研室2010年教育、教研工作要点,结合学校2010年度教务工作计划,拟对我校2010年下半年教务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指导思想:推进课改,立足课堂,科学管理,共同发展。 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全面提高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水平,特别加强对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的使用,充分发挥服务教育教学的功能,建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化标准的学校,迎接市教委对我校的验收评估(2010.09)。在街教委领导下,大力开展均衡发展合作区工作,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先进经验,统筹学校教育资源,建立具有实效性、普惠性的校际交流发展机制。
二、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认真总结、反思我校课程改革以来的成绩、不足,按照上级要求开展第二周期课程改革培训工作。继续执行课程改革年度报告制度,坚持科研兴校、教研强校的办学理念,紧紧依托国家和地区教科研单位科研力量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和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以及“保护学生兴趣”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做到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并在学校教科室带领下制定个人教研教改计划,组织实施、总结。从保护学生兴趣出发,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各级“265”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名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根据学校和个人计划,鼓励教师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力争使我校45岁以下教师50%以上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积极配合教师进修学校完成第四周期继续教育任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 的方法,认真组织好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子”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积极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精心组织好下半年的小学英语等级考试工作,加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务将校本教研权力下放到教研组长,做到有教研计划、有固定时间、有中心发言人、有文字材料和记录,及时整理个人研修档案。利用双周二下午的时间进行以“教育专题信息”(2009年5期“创设课堂情景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并指导日常工作,年底参加教育局组织的闭卷考试,考试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积极配合教研室组织的送课下乡、教研下校和区各学科中心组教研活动(9.17和11.19),同时充分发挥区聘任的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教师和“联谊”校的作用,扎扎实实开展校本教研(关注小课),让所有教师都“动起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论文、总结、案例、教学设计、反思、征文等征集活动(见通知)。 4、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听课采取随堂听课、跟踪听课、师徒听课、调研课、展示课、观摩课等形式,加强教师备课、上课、反思,做到按教学进度上课,不上无准备的课、不上准备不充分的课。同时,能够通过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用新课改理念把学生教“活”了,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消灭不合格课。积极参加教师成长型校本教研先进学校及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开展争创“西青区小学课堂教学优秀课达标校”(9月15~30日自查、申报,10~12月验收)和西青区“高效教学”优秀课评选活动(11月15日前)。 5、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根本目的,建立切实可行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创造性地落实西青区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英语口语评价方案,坚持对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进行多元评价,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习字练习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积极参加“开放大学堂”写字课程和区硬笔书法比赛。继续落实以古诗文、《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晨读制度,为学生文化内涵的提升、情操的陶冶搭建平台。 (期末考试时间为2010年1月13日至1月14日,二十周四、周五) (1~6年级语文、数学、英语;3~5年级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 6、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确保五、六年级信息技术课开齐开足;加大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加快“校校通”工程建设,推进“校园网及学科网站”建设;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价,全面提高教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和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信息技术活动,建立个人博客,参与教研叙事群。(见通知)
三、依法治教,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1、依法行政和依法办学。建立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标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严禁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和私定教辅材料。 2、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 建立健全确保学校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稳定工作的预警体系和突发事件的有效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市教委规定的“小学班额和班数”的要求,并且将此规定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硬性指标,纳入教学安全的管理职责目标;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强化学籍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外地流动生学籍的管理,建立健全学籍档案,严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四证”要求,不齐的应回原籍入学;核查各年级学生人数、学籍及档案;做好2010年学籍报表工作。核查一、六年级学籍及档案;做好2010年学籍统计及汇总。确保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初等教育完成率、巩固率、毕业率为100%,辍学率为0,残少儿入学率在97%以上。 4、做好2010年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及小学毕业年级的管理工作。总结2009~2010学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并依据“2010~2011学年度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方案”参加综合评估。加强对六年级毕业班的管理工作,着重规范习惯、兴趣培养基创新精神的养成,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及学生在校时间;切实减轻六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杜绝为六年级学生加课、办班等现象的发生,把“减负”工作落在实处,完善“减负"工作的通报制度。
四、认真做好教务日常管理工作 认真做好教务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加大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单元卷的督导与检查力度,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做到有记录、有小结。学籍簿、记分册、学生考勤记录、导优辅差记录、专用教师使用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等填写要工整、及时、客观。组织教师认真制定各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并督促课程教学进度的落实情况。认真做好教科书的征订和循环书使用的收集、保管工作。
五、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工作 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机构,完善语言文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档案,创设规范的用字环境,在广大师生中间大力推广说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六、努力做好特教工作 认真做好残儿少的招生工作,保证每位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都能入学;积极开展对智残学生的教育教学研究,精心呵护每位残疾学生;健全完善残儿少档案,逐步使特教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年级启智生认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