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之家
党团工作
王兰庄中心小学开展...
让党的历史在王兰庄...
从百年历史看党的初...
王兰庄小学学习党史...
工会活动
王兰庄中心小学工会...
王兰庄中心小学“迎...
王兰庄中心小学考勤...
全体教职工会暨考勤...
学生园地
特色文化
小型体育比赛——软式障碍接力...
王兰庄小学 第七届“兰奕杯”...
网址链接
天津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未来网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天津电化教育馆
内容显示页
 您所在的位置: 教学动态

吃出来的作文
时间: 2010-09-09 来源:200910091540400258

 

  三年级的下学期,最后一次作文课是在六月中旬,那时,既使是室内课,也是热气扑脸了。然而,作文课前,四十分钟的体育课活动,已让几十张小脸成了真正的“红苹果”孩子们个个热汗直流,用书本不停地扇着,一个劲喊着太热了。看着这些热汗直流的孩子,我决定要改变当堂的作文内容。

  我问这些满脸汗水的孩子:谁能用一个词概括此时的感觉?(热) 谁能不说“热”这个词别人也知道你热?在我的启发下他们说出了太阳很大,气温很高,没有一点风,小狗吐出长长的舌头,人不停的擦汗水,风扇转个不停,游泳池里的人太多极了……地面晒得烫手了,小树无精打采……我接着问他们现在有什么想法?(想喝水,想休息,希望下一场雨,希望能游泳……) 是不是还有一样最想说的没说出来?看老师猜对了没有?“学校门口小卖部奶奶冰柜里的冰棍儿”,孩子你看我,我看你,抿着小嘴笑。 接着,他们兴高采烈地排着队按顺序每人领了一颗冰棍儿。

  “你们热,给你们上体育课的老师热不热?谁把代表我们心意的冰棍给老师们送去?同学们知道体育老师有胃病,平常不能吃冰棍。你们一定要把老师的心说热了。(不知道怎么说的,体育老师把冰棍收下了)

  “请大家开始吃冰棍!”话音一落,笑声和吃的混合音,响彻教室,而且飞出窗外。 平时总是风风火火的李,显得那么斯文,撅着嘴小口的抿着,简直像个小女孩?“我要吃慢点,吃久点!”小路的大眼睛,笑得成了一条缝; 小君吃一口,看半天?(我相机提问,学生相应回答,我并做适时指点,与“吃”同时进行。) 这一切,全都装进了学生们的眼睛和耳朵里,因为在说“吃”时,我还要求他们“一边吃,一边看,一边听”。
  “同学们,冰棍化了吗?”“化了—”孩子们是毫不犹豫的齐声回答,因为的确有许多人的手中,是剩下了冰棍棒了。“想想看,老师为什么这么问:你们今天的冰棍化了吗?”“没化!”
  在老师的“想想看”的启发下,他们得到了一种“顿悟”,从事情的表面现象审视,体会出了一种内在的意义。

  “它明明化了,为什么却说它没有化呢?” 学生们举起无数手臂,他们用幼稚而质朴的话,诠释那“不化”的真情—“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冰棍!”“冰棍甜在嘴里,也甜在心里”“在教室里吃冰棍这件事,我永远不会忘。”“冰棍是要化的,但老师对我们的爱永远不会化。”

  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黑板上先后出现了表示说话内容和层次的词话语:热、想、领、送、吃、不化的冰棍。再按板书的顺序,分段将今天的事说一说。送冰棍的同学讲了送冰棍的过程。

  我继续引导,在这个故事中,你认为应该把哪一个内容具体些,让别人能更好地体会你的快乐?谁愿意把这个难忘的故事记下来,在笔的帮助下,让今天这根冰棍真正不化?

  300字的小作文,绝大部分同学在课上完成了,最后孩子们把自己的作文,拟题为老师的爱,难忘的爱,最甜的冰棍……
  
  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怵头者居多,因此,有必要在开篇作文之前,进行即兴观察说写一段话的训练,这是必要的铺垫,也是向命题作过渡的必要训练,这种表述也许不够准确,但是这个训练确实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看到某一事物,任意地写出涌上心理的一些话,和按一定的命题选材,展开,变成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之间一定要有那么一种过渡—让孩子在实际中体会一篇有头有尾、段落清楚、意思明确的文章是如何产生的。这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需要。让学生明确为表达好一个意思,如何将几段话组合在一起,如何学习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意义。不是唱高调,是让人从中更加热爱生活,产生积极的乐观情绪,体会在表达中怎样详略有别。

  这种训练要把握好几点:集体选材,写出段落层次提纲,选定重点,点名中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这种难度不大的起步作文训练在热情洋溢中展开。

  从生活到作文,自然地过渡。从段到成文,自然地上一节台阶。有点新奇,有点挑战,但在老师的指点和牵扶之下,成了学生“进步”的标记。那成功的喜悦将是下一次作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