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显示页 |
您所在的位置:
教学动态 |
|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
时间:
2010-09-09 |
来源:200910091540400258 |
|
|
|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其次,要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再有,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使兴趣贯穿教学始终。最后,要学以至用,共同提高,不断充电,长久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英语 兴趣 培养 保持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提高学小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我在实践中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我们不能抱怨,而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众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
具体措施如下:
1、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
2、关心鼓励。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令师生共同向往的师生关系应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面向新时代,我们应努力创建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相反,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
对此我深有体会,曾经有一个男生品行相当不好,我对他也有偏见,当然他也不喜欢我,更不好好学习英语。但是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他晕车特别厉害,脸色苍白,一直呕吐。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背,递给他一张纸,关心地问了几句。谁知转过天来再上英语课,他的态度明显好转,乐观、认真、积极、踊跃,简直判若两人。我意识到了原来师生关系的和谐能大大的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观。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教授询问对方双亲职业时,我选了班里两个同学作为本课的主人公,利用自己父母的职业重新改编录制了对话。同学们感到新鲜、有趣,充满了好奇,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本堂课顺利完成,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已经迈进了课堂教学,但是每节课都使用课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尽我们所能更大发挥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习得英语并提高交际能力。
三、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我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battl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在课前三分钟开展English song、chant、free talk、daily report、TPR课前的热身活动等,并用奖励小粘贴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学习顾虑,逐步体验进步与成功的乐趣,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来唤醒学生的兴趣。
如:我在教授Body一课时,就采用TPR课前的热身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在听到发令者的口令时,就做动作,如:touch your head; touch your left/right shoulders; point to your nose等。看谁又快又准确,否则淘汰出局,最后一个为胜利者并奖给小粘贴。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调动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开启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
四、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
1、“以新换旧”,调动学习主动性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单词最怕老师一遍接一遍的领读,师生都累还很枯燥。因此,我就把本课出现的单词编成了chant。而且还扩展了一些词汇量。“男孩boy,女孩girl, 热狗热狗hot dog,冰激凌ice cream,葡萄就是grapes”。“唱歌sing,sing,sing,sing;跳舞dance,dance,dance,dance;又唱又跳 sing and dance”。这样下来,一节课超量完成教学任务,师声都感到轻松、快乐。我把自编的chant送给别的老师,反馈效果很好。一单元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试着编写自己的chant,大家公认好的在班里公开学习背诵,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在高年级的句型教学活动中,同样可以采用以新换旧chant、歌曲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相互教导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的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其中教者会表现出自尊的提高和对其能力信心的增强,而学者则表现出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动力的增强。而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 如:根据对不同学生各自特点的了解,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讨论下面的问题: A: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B: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C: What’s the season like in each season in Beijing/Hongkong? D: What can we do in each season? 通过小组的活动,讨论适合各季节所做的事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调查个人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并谈论不同地区各季节的天气情况,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学习氛围;并通过小组长的总结发言,促进了各组间的竞争,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热情洋溢、欢快喜悦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倾听小学生的声音。这样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学小百科》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2、王增昌主编《外国教育教学改革全书》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3、刘显国主编《中小学教研手册》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4、寒天主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书》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1 |
|
|
|
|
|